详细内容
中国工艺美术生产队伍较大、产值较高、品种较多、声誉较盛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3大城市和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湖南7个省。
20世纪80年代前期,基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格局,工艺美术行业形成了综合管理、生产、教育、研究及交流传播诸机制机能的庞大而整饬的运行体系。体系结构中,从中央到省、地、市县的四级管理体制,统筹除外贸外的计划指令、原料供应、资金分配、生产组织、人才培养、创作研究、展览宣传、评比认证、艺术交流、学术团体和专业刊物等事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举办座谈会、交流会、展览会、评审会等专业活动,并有“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评价、荣典制度。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在程度的集约化中得到新的发展,其门类品种、艺术面貌、制作质量以及技艺类型和水平发挥都达到新的历史高度。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按照十二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我国逐步施行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并遵循“政企分开”原则转变政府职能。从此,由改革管理机构开始,转型转制的改革逐渐推展到全行业,全国工艺美术运行体系日趋分化,民营企业和个体作坊则逐渐崛起。生产组织形式的这种调整变化尽管让许多过来人都经历了变革的阵痛,却更加适合手工生产规律和特性,为工艺美术生产和创作的再度繁荣提供了条件。
此外,其他省、自治区也有不少的传统美术工艺品和产区,如江西省的景德镇瓷器和宜春地区的焰火爆竹;陕西省西安的皮影、陶俑、剪纸、唐三彩等;安徽省歙砚和芜湖铁画;山西省的稷山螺钿漆器和平遥描金漆器;河南省的禹县钧瓷、临汝汝瓷和开封汴绣;河北省的曲阳汉白玉石雕、唐山瓷器;辽宁省的抚顺煤精雕刻、沈阳“辽三彩”;吉林省的树根雕、地毯;哈尔滨的编结绣、桦木雕刻;湖北省的汉绣和广济竹器;广西的泥兴陶器、桂林梳篦和钦州焰火爆竹;贵州省的大方漆器和玉屏萧笛;云南省的斑铜、大理石雕和个旧锡器;甘肃省的酒泉夜光杯和洮州石砚;内蒙古的地毯;青海省的酥油塑;宁夏的贺兰山石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