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工艺美术品也称工艺品,是以美术工艺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物品。中国工艺美术品类繁多,分十几大类,数百小类,品种数以万计,花色不胜枚举。大类包括陶瓷工艺品、雕塑工艺品、玉器、织锦、刺绣、印染手工艺品、花边、编织工艺品、地毯和壁毯、漆器、金属工艺品、工艺画、首饰、皮雕画等。
中国的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高超。它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以其生动的神韵蜚声国内外,是世界文明中一颗闪光的明珠。
地方特色同艺术流派又是相辅相成的。在地方特色的环境中培育了艺人;艺人的才智和成就又推进了地方特色的丰富和提高。中国工艺美术历代相传,过去培养人才主要靠师傅带徒弟。有成就的艺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受他们的影响,在传授技艺,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围绕“名师”而自然形成了以师徒关系为凝聚的各家艺术流派。例如在景德镇陶瓷业中就有以知名陶器艺术家王步(擅长青花)、刘雨岑(擅长粉彩)、段茂发(擅长古彩)、曾龙升(擅长瓷塑)等为首的众多艺术流派。北京玉器行业的知名艺人有潘秉衡、何荣、刘德盈、王树森、张云和。其中潘秉衡擅长薄胎、金银错,并开创有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的群像作品;何荣擅长神佛、仕女;刘德盈擅长立体花卉;王树森技艺超群,擅长人物;张云和擅长禽鸟,有“鸟儿张”之称。福州的寿山石雕,自清末就分“东门”、“西门”两大派。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有艺人陈敬祥、冯久和、郭功森、周宝廷等,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自成体系。苏绣,自清末刺绣艺术家、教育家沈寿吸取西方和日本美术、刺绣之长,创制仿真绣;30年代杨守玉吸取油画艺术之长,创制乱针绣;50年代朱凤创制散套针绣,此后苏绣已不再是单一的艺术风格。中国工艺美术流派纷呈,反映了创作的繁荣。
《考工记》
《考工记》是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末年,齐国官府工匠所记有关工艺的典籍,它是中国早的一部工艺专著,也称《周礼·考工记》。全书共7100余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此外《考工记》还有数学、地理学、力学、声学、建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